新闻链接:《生命时报》第1919期 18版
发布时间:2025-8-8
作者:曹沉香
骨质疏松是糖友面临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病风险远超普通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新观点认为,这种骨质流失不仅与年龄或骨代谢有关,还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均出现骨结构受损;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病等并发症的糖友,骨折风险更高。
骨质疏松与微血管病变都是糖友的“敌人”,两者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关联。首先,长期高血糖可能损伤微小血管,导致骨骼内部微循环障碍、氧气供应不足,从而打破骨代谢平衡,进而加快骨质流失。其次,肾功能损害会严重干扰钙、磷代谢,抑制维生素D 的活化,并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破坏增强。另外,微血管病变还可能通过减少骨组织局部血供、神经营养等促进骨质疏松发生。
这一发现也为糖友敲响了警钟,进行骨质疏松的筛查与管理时,也需考虑微血管病变状况。在日常管理中,建议糖友做到以下几点。
定期筛查骨密度。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已存在视网膜病变、肾病或神经病变的患者,应视为骨质疏松和骨折高风险人群。年龄大于50岁(尤其女性绝经后)、有脆性骨折史、身材偏瘦、身高变矮超过3 厘米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也需重点评估。推荐将双能X 线骨密度(DXA)检测作为主要诊断工具。
补足维D 和钙。糖友应常规监测血清25 羟维生素D 水平,缺乏者需及时足量补充活性维生素D 制剂(如骨化三醇)或普通维生素D,并保证足够的膳食钙摄入。
治疗骨质疏松。已经出现骨质疏松或曾骨折过的糖友,需要到内分泌科进行规范化诊治,除了补充钙剂、普通或活性维生素D,还要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等。骨质疏松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定期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