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医技部 - 超声科 - 健康教育

【科普】一文看懂颈动脉超声

为什么要做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大脑的“大动脉”,一旦血管内形成“斑块”或出现狭窄,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严重时引发脑卒中(中风)。颈动脉超声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式之一,它就像是“血管的雷达”,能及早发现隐患,让你远离“无声杀手”。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内壁的脂质、胆固醇、钙盐等沉积物形成的“硬化堆积”,又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影响,斑块会逐渐堆积,造成:

· 血管变窄,影响脑供血

· 斑块破裂,易形成血栓

· 最终可能导致短暂性脑缺血(TIA)或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能看出什么?

超声医生会通过探头在颈部滑动,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等主要血管进行实时成像与血流评估。

项目

意义

内中膜厚度(IMT)

是早期动脉硬化的表现,>1.0 mm提示异常

斑块有无、大小、形态

判断是否为危险斑块,评估卒中风险

狭窄程度

分为轻度(<50%)、中度(50–69%)、重度(≥70%)<>

血流速度

狭窄时流速会升高,是判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斑块特征

表面是否光滑、有无溃疡、内部是否出血或钙化

      ✅ 无创
      ✅ 无辐射
      ✅ 检查时间

什么是“高危斑块”?

颈动脉并非一旦出现斑块就危险,但某些斑块类型特别需要警惕

· 表面不规则或出现溃疡:容易破裂形成血栓

· 斑块内出血、液化或脂质核心较大:提示不稳定

· 钙化斑块虽较稳定,但若造成严重狭窄仍需处理

· 狭窄 ≥70%,为脑梗高风险状态

注意:判断高风险的关键在于斑块形态、内部结构和血流变化

哪些人应定期查颈动脉超声?

以下人群强烈建议进行筛查:

· 年龄 ≥50 岁,尤其是男性

·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

· 有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习惯

· 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 有过短暂性脑缺血(TIA)或脑梗经历

· 接受心脏支架、颈动脉手术后随访者

推荐频率:一般建议每年1次,如有斑块或狭窄则根据医生建议3–6个月复查。

如果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别慌,80%以上的颈动脉斑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

改变生活方式:

· 限盐、控油、戒烟限酒

· 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 保持体重正常、作息规律

控制基础病:

· 规律服用降压、降脂、控糖药物

· 监测血脂、血压、血糖达标

遵医嘱:

· 他汀类药物有助于稳定甚至部分逆转斑块

· 极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支架植入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颈动脉超声报告怎么看?

检查术语

含义

是否危险?

IMT增厚

动脉早期硬化

需干预

轻度斑块

小斑块,无明显狭窄

定期监测

中重度狭窄

≥50%,需评估症状及血流影响

高风险

溃疡样斑块

表面破损或不规则,易致血栓形成

高风险

斑块钙化

可能相对稳定,但注意狭窄程度

需评估

报告的关键是结合“斑块特征 + 狭窄程度 + 有无症状”,医生会据此判断是否干预。

总结:超声是“脑中风防线”的第一道关口

颈动脉斑块 ≠ 马上中风但它是中风的“敲门砖”,而颈动脉超声,是我们在还没有症状时最便捷、最安全的检测方式。

如果你属于高风险人群,别等症状来了才检查。提前一步预警,或许就能多避开一次致命的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