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05月28日电(通讯员 韩雪松)
在心脏外科学科带头人贾一新教授的引领下,我院心外科团队依托心血管中心多学科协作平台,近日成功自主完成一例复杂高难度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手术。此次突破标志着科室在复杂微创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更以 “外科主导、多学科融合” 的诊疗模式,为高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开辟了精准治疗新路径。
本例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的84岁高龄患者,合并重度心、肾功能不全,射血分数35%,横位心,衰弱状态,传统开胸手术风险极高。术前评估显示,患者同时存在4..7cm的升主动脉瘤和4.1cm 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进一步增加了常规血管入路的操作风险。
图为术中的心尖部小切口
心外科团队主导多学科会诊,结合患者解剖特点优选经心尖入路微创方案:通过三维超声精准定位、术中影像实时监测,仅经心尖部小切口完成人工瓣膜释放,避免了胸骨切开与体外循环创伤。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即刻改善,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
通过心脏超声观察瓣膜功的贾一新(左)教授
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性,得益于复合杂交手术室的 “硬实力” 支撑与多学科协作的 “软实力” 保障。在杂交手术室内,心外科团队与麻醉科、心脏影像科形成无缝协作闭环:术前通过 CT 三维重建精准规划穿刺路径;术中外科团队把控关键操作,麻醉团队实时调控循环功能,影像团队提供实时导航;术后心脏监护团队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全程构筑 “微创操作” 与 “应急开胸” 双保险机制,真正践行 “以患者为中心” 的诊疗理念。
此次突破是学科带头人贾一新教授与心外科团队协同创新的典型范例。作为国内心脏外科领域知名专家,贾一新教授将国际前沿微创技术与科室传统开胸手术优势深度融合 —— 团队在术中穿刺定位、并发症防控等关键环节,凭借丰富的解剖经验与围术期管理能力实现精准把控,充分诠释了 “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 的杂交手术核心思想。
更深层的技术底气,源自心血管中心 “一站式” 平台的系统整合能力。心外科联合心内科、麻醉科、心脏重症医学科等兄弟科室,构建了覆盖 “术前评估 — 术中操作 — 术后康复” 的全链条诊疗体系。这种 “多学科交响” 模式不仅缩短了患者诊疗周期,更通过为复杂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从传统开胸到微创介入,从单一科室作战到多学科协同,此次经心尖 TAVI 手术的成功,是心外科向 “精准化、微创化” 转型的里程碑。未来,团队将聚焦复杂瓣膜病、冠心病杂交血运重建等领域,持续拓展 “外科主导的杂交手术” 技术矩阵,让更多高危患者通过微创手段重获心健康。正如贾一新教授所言:“当开胸手术的经验积淀遇上微创技术的创新锋芒,当单一科室的专业深度融入多学科的平台广度,我们才能真正为患者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生命通道。”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