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8—1990.8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3.8—1998.7第二军医大学普通外科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黎介寿院士
2006.3—2007.3获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资助,赴美国匹兹堡大学Thomas E 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学习小肠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技术
1998年起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主治医师,2001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02年任南京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晋升主任医师,2009年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2011年作为学科带头人调入原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任普通外科副主任、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2016年调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组建胃肠外科并任胃肠外科主任。
擅长手术机器人胃肠手术、肠功能障碍外科治疗、小肠移植及腹腔多器官簇移植、外科营养支持。形成以手术机器人胃肠手术、严重腹腔粘连松解、复杂消化道重建及腹壁重建、小肠移植及腹腔多器官簇移植为代表高难度手术技术特色。
团队充分利用手术机器人手术医生视觉更清晰、机械手更灵活、操作更精准特点,将手术机器人手术优势发挥到极致。在胃肠恶性肿瘤手术方面,着重开展利用手术机器人完成腹腔内胃肠道重建技术,已常规大量开展各种胃肠肿瘤手术,包括全胃切除、胃大部切除、右半结肠切除、左半结肠切除、直肠切除、全结肠切除、超低位保肛直肠癌根治术等。在胃肠复杂良性疾病手术方面,已将手术机器人手术技术广泛应用于肠功能相关疾病,形成特色鲜明、技术高端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放疗后肠梗阻或肠瘘(慢性放射性肠炎)确定性手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金陵术、粘连性肠梗阻、克罗恩病、全结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手术、造口旁疝修补术等。这些复杂胃肠良性疾病手术治疗原本就是我们的传统技术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术机器人技术应用,使得这些复杂手术从原先传统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跨代提升到手术机器人手术时代,也将我们团队的慢性放射性肠炎确定性手术、顽固性便秘金陵术、肠粘连松解术、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全结肠切除等已在业界知名专病治疗特色提升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腹腔严重粘连(冰冻腹盆腔)的独特分离技术、肠瘘腹腔感染引流技术、复杂消化道重建、腹壁缺损重建及外科营养支持技术是我们能够解决以肠功能障碍为代表的复杂胃肠良性疾病的重要技术手段,小肠移植及腹腔多器官簇移植技术更是胃肠外科手术的珠穆拉玛峰。
我们所具备的小肠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技术、复杂胃肠疾病手术技术,与机器人微创精准手术技术相结合,加上外科营养支持技术加持,使我们临床技术在胃肠外科领域处于极高水平,具备解决胃肠外科极其困难、复杂临床难题的能力。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营养支持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临床营养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梗阻性肠癌诊疗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创面修复学分会常委
北京医师协会临床营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促进会腔镜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促进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委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委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十大医学促进专家”
2023年度获“人民好医生”称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