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麻醉科 - 科室动态

清华长庚麻醉科团队在2025北京麻醉学术会议斩获四项荣誉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723日电(通讯员 孟园园)

2025 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会议7 18 日至 19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 “精医之道,健民之任,AI 赋能,面向未来” 为主题。精彩纷呈学术内容上演的同时一年一度的住院医师培训成果展示同样成为北京麻醉界关注的焦点。经过连续8年的精心打磨,该项赛事水准不断提升,竞争异常激烈,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北京市 19 家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近百名优秀选手参赛交流,已经成为全面检阅北京市麻醉学一阶段住院医师临床思维、科研水平、医学人文素养、操作技能及教学能力的业内品牌

今年的比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团队凭借扎实的临床功底、创新的科研思维与深厚的人文关怀,一举斩获四项荣誉:尹颢霖荣获临床病例汇报比赛一等奖,巫文艳获科研设计比赛优秀奖,孙世超获人文视频比赛优秀奖,科室同时摘得团队优秀奖。这些成绩充分展现了在规范化培训体系下,年轻麻醉医师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

尹颢霖的临床病例汇报以一例 90 岁超高龄合并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管理为核心,展现了精准化临床决策的 “精医之道”。该患者因升结肠腺癌拟行腹腔镜手术,同时合并三十余年高血压、7 年持续性房颤、陈旧性脑梗死及髂动脉手术史,ASA 分级 Ⅲ 级,衰弱指数达 0.475 提示高危。通过多学科协作,麻醉团队术前联合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完成全面评估,术中采用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维持血压在基线 ±10% 波动,结合深肌松与低气腹压策略预防高碳酸血症,术后实施切口浸润麻醉联合 PCIA 多模式镇痛。最终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即刻顺利拔管,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全程体现了对超高龄患者 “脆弱平衡” 的精准守护。病例汇报资料详实、临床思维缜密PPT制作精美、演讲清晰流畅,赢得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最终荣获临床病例汇报一等奖。这也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2023年、2024年之后,连续第三年荣获此单的第一名


巫文艳的科研设计则紧扣 “AI 赋能” 主题,聚焦全麻药物浓度实时监测的技术突破。针对靶控输注中群体药代模型难以兼顾个体差异的问题,其研究探索床旁小型质谱与金标准液相色谱 - 质谱法(LC-MS)的一致性,通过研发高选择性电离试剂盒,实现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快速检测。该研究计划纳入 24 例患者,采集 432 份血样验证准确度与精密度,旨在为术中药物浓度实时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麻醉管理从经验性向个体化、精准化转变,为 “面向未来” 的智能麻醉奠定基础。



孙世超的人文视频《麻醉医生的守护 —— 一场有温度的手术》,以 “健民之任” 为内核,展现了医患沟通中的人文温度。视频记录了 25 岁足球队长因腘窝肿物切除术对腰麻极度恐惧时,麻醉医师通过平视交流、模型演示穿刺原理、类比点球心理疏导等方式,逐步化解患者 “白大褂恐惧症”,最终建立信任并顺利完成麻醉的过程。作品通过细节刻画,诠释了麻醉医生不仅是技术操作者,更是患者手术全程的 “心灵守护者”,凸显了人文关怀在围术期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此次四项荣誉的斩获,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果的集中体现。从复杂病例的精准管理到科研技术的创新探索,再到医患共情的人文实践,团队始终践行 “精医、健民” 的初心,积极拥抱技术革新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为麻醉学科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年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