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内科部 - 肾脏内科 - 科室动态

待你成翩翩少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成立2周年记

  

  (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 李月红 武向兰)医院大门旁的枫叶红了,小花园的银杏黄了,湛蓝天空下橘黄色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岁了。11月28日是清华长庚人的节日,2年前怀着梦想相聚于此,肾内科从嗷嗷待哺的婴孩开始蹒跚起步,一点一滴积攒着自己的成绩。

  2014年11月1日,花园的枫叶红得那么稚嫩,肾内科刚刚组建,一切都从零开始,头衔是科主任,科里却只有1名主治还在哺乳期,带着5名透析室护士,平均年龄25岁,是科室的全部人员。透析室是一片空地,空间需要改造,设备需要采买,器械需要申请,所有的规章制度流程需要书写,病房的规章需要制定,医护的临床诊疗技术均要把关,千头万绪,每天几乎12个小时都在医院,但还觉得时间不够……

  

  

  所有这些都能忍受,但没有医保,又是新医院,病人量比以往工作的医院骤减,繁杂的日常事务代替了熟悉紧张的临床工作,从繁华市中心高处的庙堂似乎真的到了城乡结合部,成了“村医”,心里巨大的落差,偶有的寂寞,真的会让人怀疑曾经的选择。

  陪伴成长的过程是一种享受,秉承着“人文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扎实的走稳每一步。感谢那些经常往返近50公里从城里过来信任我们的患者;感谢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采买世界最顶尖级的专科设备;感谢那些共同努力的同事和后勤管理人员,立足高远,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科室,保障绝对医疗安全;感谢同行的无私支持,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沉甸甸的果实。

 

  

  

    2015年11月医院取得医保资格,院子里片片枫叶也红得喜人,肾内病房收治的疑难杂症患者多了,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努力。如今肾内科月门诊量突破1000人次,一年来收治住院患者500余人次,开展了70多例疑难肾活检,其中包括孤立肾和移植患者,开展了腹膜透析,病种全面已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临床需求,平均住院日7.0天,平均CMI值(疾病危重指数) 0.98,病房床位不够了,等床排队住院的患者多了,看门诊到中午12点吃不上饭了......

 

  

  

    2016年3月1日血液净化中心开业,9个月内透析机从10张快速增加到20张,机器又不够了,如今每月透析800多人次,所有透析治疗模式全部开展,包括血液透析滤过、枸橼酸透析、血液灌流、高通量透析、血浆置换等,开展了50人次的内瘘手术,为全院重症患者提供了150人次的CRRT治疗。宽敞明亮的就医环境,私立医院的设施和服务,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大爷”“大妈”温柔的话语每天萦绕在耳畔,和谐的医患关系彰显着科室文化,凝聚着全体医护技管的心血。

 

  

  

    传帮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从北大人民、北医三院、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招聘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医护中坚,护士和技师送到国内最顶尖级的医院培训。如今刚毕业一年的住院总已能独立插管,进行血管内瘘的吻合手术;主治医规范化超声全程引导三维定位细针肾活检无以一失手;年轻护士娴熟的穿刺技术、对透析并发症的处置已成竹在胸;危重患者CRRT的治疗已不需要我后半夜都不睡的随时指导;本科毕业羞涩的透析技师已侃侃而谈;新招收的2名清华研究生活跃在临床一线;短期培训的进修医生也能独挡一面;科室的高中初级医护团队基本成型;优秀病历一等奖、科普文章最佳人气奖、获得的基金、发表的SCI文章、国内外学术会议壁报已陆续展示;不忘初心,肾内科正稳步前行。

  带领着一帮80后、90后踏实勤奋、努力耕耘,肾内科已经起步,望着高耸的病房大楼,想象着10年后,你已成翩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