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妇儿部 - 儿外科 - 健康教育

【科普】儿童肠旋转不良:隐匿的肠道“旋风”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5月19日电 儿外科 郝献华 李龙)


儿童肠旋转不良是一种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疾病,它如同隐藏在孩子体内的旋风,可能在不经意间引发严重问题,以下是对这一疾病的详细介绍: 

起因:胚胎期的旋转失误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肠原本应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进行逆时针方向的正常旋转,并最终固定在正确的位置。然而,肠旋转不良时,这一旋转过程出现了障碍或异常,导致肠道位置发生变异,肠系膜附着也不完全。

发病机制:肠道的位置错乱

· 肠道位置异常:由于胚胎期旋转异常,升结肠和降结肠的位置可能高于正常水平,盲肠也可能位于上腹部或左腹部,而不是正常的右髂窝位置

· 肠系膜附着不全:小肠系膜未能按照正常方式从左上至右下附着于后腹壁,而是仅凭狭窄的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悬挂于后腹壁,使得小肠活动度过大,容易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发生扭转。 

症状表现:多样且急危

· 新生儿期:多在出生后 3-5 天出现症状,典型表现为间歇性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这是由于十二指肠受压导致的不完全性梗阻。患儿还可能出现上腹部膨隆,有时可见胃蠕动波,剧烈呕吐后腹部会暂时平坦萎陷。若发生肠扭转,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和频繁呕吐,轻度扭转可能因改变体位等自动复位缓解,但若不能复位而扭转加重,肠管坏死后会出现全腹膨隆、满腹压痛、腹肌紧张、血便及严重中毒、休克等症状

· 婴幼儿及儿童期:常表现为间歇性腹痛及胆汁性呕吐,腹部可能无明显肠梗阻体征,也可能仅有间歇性腹痛、消化不良或体重增长缓慢等隐匿症状,易被误诊为胃肠炎或喂养问题。

诊断:影像学检查显神威

· 腹部超声:是首选筛查手段,可观察肠系膜血管走向及 漩涡征,即肠扭转时肠管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的漩涡状形态

· 上消化道造影:能显示十二指肠位置异常、空肠位于右侧腹部等特征性表现

1.jpg

· 增强 CT:用于复杂病例,可更清晰地显示肠扭转的程度、范围以及是否合并肠缺血等情况。 

治疗:手术是关键

· 手术时机: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肠道进一步扭转、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肠梗阻、肠扭转或肠缺血症状的患儿,更需紧急手术 

·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 Ladd 术,即松解粘连的肠管,将肠管复位至正常解剖位置,再将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防止再次发生扭转。如果合并肠坏死,则需切除受累肠段,进行肠切除吻合术。

结语

儿童肠旋转不良是一种不容小觑的先天性疾病,但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做好术后护理,孩子们就有很大的机会恢复健康,摆脱肠道 旋风的困扰,茁壮成长。如果怀疑孩子有肠旋转不良的可能,一定要尽早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免延误病情。